長期加班的代價?身心健康亮紅燈的徵兆是甚麼?
在香港這個節奏急速、競爭激烈的都市,長期加班幾乎成為「打工仔」的日常。不少公司追求高效率、高產能,但忽略了員工長期加班帶來的身心健康風險。事實上,當員工健康亮起紅燈,不僅影響個人生活,更會直接衝擊團隊士氣與公司效益。作為HR,如何主動守護員工身心健康,打造可持續發展的企業團隊?
Q1:長期加班對身體健康有哪些潛在影響?
A:
- 持續疲倦及失眠:即使下班已經筋疲力竭,仍難以入睡,或經常半夜醒來,導致白天精神不振。
- 情緒波動與壓力爆表:容易煩躁、焦慮,甚至出現憂鬱傾向,對工作提不起勁。
- 專注力下降、記憶力變差:工作時容易分心,做事粗心大意,常常忘記事情。
- 免疫力降低:經常感冒、生病,或舊病復發。
- 身體警號:如頭痛、腸胃不適、心跳不穩、肌肉痠痛等身體不適。
- 人際疏離:下班後只想休息,導致社交活動減少,影響與家人、朋友的相處。
Q2:有哪些是員工身心健康亮紅燈的徵兆?
A:
- 身體層面方面:經常感到疲倦、無精打采,甚至在日常工作中也提不起勁。此外,若反覆出現頭痛、背痛、胃痛等身體不適,以及睡眠品質變差(如失眠、多夢)或食慾明顯改變,也要多加留意,這是身體發出的警號。
- 心理層面方面:員工若經常感到焦慮、情緒低落,甚至對工作失去熱情,覺得前景黯淡無望,這些都是心理壓力過大的表現。此外,注意力難以集中,容易煩躁或發脾氣,這不僅影響個人情緒,也會影響團隊氣氛。若出現逃避工作、頻繁請病假等行為,亦是心靈健康亮起紅燈的表現。
- 行為層面方面:員工若開始出現遲到早退、工作表現明顯下降或與同事或主管之間經常發生衝突,也可能源於壓力過大。若對工作相關事務產生冷漠、消極的態度,失去了以往的積極參與,這些都是員工身心健康需要及時介入的警告。HR或管理層應該及早察覺這些徵兆,主動提供協助,避免問題惡化。
Q3:HR如何守護香港職場健康?
A:
1. 建立健康職場文化
- 鼓勵員工合理安排工時,推動「work-life balance」。
- 上司以身作則,避免「加班文化」成為潛規則。
2. 主動關注員工身心狀況
- 定期進行員工健康問卷或壓力檢測。
- 為員工提供心理健康講座或諮詢資源(如EAP員工協助計劃)。
3. 彈性工作制度
- 推行彈性上班、在家工作或壓縮工時,讓員工有更多自主空間。
4. 鼓勵休息
- 鼓勵員工善用年假及補假,不鼓勵「儲假」。
- 辦公室設置舒適休息區、提供健康小食。
5. 建立溝通機制
- HR設立匿名反映渠道,讓員工可以安全表達壓力與需求。
- 定期與員工進行一對一面談,傾聽他們的困難。
6. 提供健康活動
- 組織運動、瑜伽等活動,增進員工身心健康。
- 舉辦健康挑戰賽、步行比賽等激勵活動。
長期加班雖然可能帶來短期成效,但從長遠來看,對個人與企業皆百害而無一利。HR與管理層應共同守護員工健康,創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職場環境,讓「健康」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。
#長期加班 #身心健康警號 #職場心理健康講座 #上門健康講座 #員工健康檢查 #健康假政策 #基層醫療支援 #香港社區健康服務 #免費健康篩查活動 #外展健康講座 #職場壓力管理 #健康促進計劃 #彈性工作制度 #員工運動福利 #企業健康文化 #健康諮詢服務 #職場健康教育 #辦公室運動設施 #員工健康社團 #職場健康關
©2025 MHAF 醫療健康推廣協會 | All Rights Reserved. | Terms and Condition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