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兒陰囊急症須警覺 延誤恐致睾丸壞死及不育風險
陰囊急症屬高風險突發性病變
陰囊急症是指陰囊及相關結構(如睾丸、腹股溝管等)突發的疾病,常見於男童與青少年,甚至可能影響新生嬰兒。由於病症變化迅速,若未能及時診治,可能對睾丸造成永久性損傷,進一步影響生育能力、荷爾蒙分泌,甚至心理健康。因此,家長的敏銳觀察,可能成為孩子健康的第一道防線!
常見陰囊急症類型
陰囊急症包括睾丸扭轉、睾丸炎、副睪炎及嵌頓性腹股溝疝氣等。其中,「睾丸扭轉」最具危險性,指睾丸及精索突然扭轉,導致血流受阻。若未能在6小時內手術恢復血流,睾丸可能壞死,需切除。另一種常見情況是「附睪炎」,多見於較大年齡的兒童,通常由細菌感染引起,與尿道感染或衛生習慣有關,表現為陰囊脹痛並可能伴隨發燒及排尿困難。至於嬰幼兒,則需特別留意「嵌頓性腹股溝疝氣」。當腹腔內的器官(如小腸)從腹股溝掉入陰囊並被卡住時,若未及時處理可導致腸壞死。
症狀表現與家長警覺重點
陰囊急症的常見症狀包括突如其來的陰囊疼痛、紅腫、發熱,嚴重時伴隨噁心、嘔吐或排尿困難。年幼兒童未必能清楚表達不適,可能表現為持續哭鬧、煩躁,或拒絕觸碰腹部及陰部。家長在為嬰兒更換尿片或洗澡時,若發現陰囊腫脹、顏色改變或皮膚緊繃,應立即求醫。
診斷與治療
醫生會透過臨床檢查與超聲波來判斷病因,必要時還會進行血液與尿液檢查,以進一步確認診斷。針對不同的病因,治療方式會有所不同。例如,若確診為睾丸扭轉,必須即時進行手術,解除扭轉並將睾丸固定於陰囊內,以避免日後再次發生。若為附睪炎,則主要以抗生素控制感染,並配合休息及抬高陰囊來減輕症狀,有時可能需要短暫住院觀察。而對於嵌頓性疝氣,若腸道無法復位或有缺血風險,則需立即進行手術處理,以防止腸壞死或併發腹膜炎。從日常觀察與保護預防病發。
預防與日常保護
為避免陰囊急症的嚴重後果,建議家長若發現孩子突然出現陰囊劇痛或腫脹,應立即求醫,尤其是睪丸扭轉,必須在數小時內治療以防不可逆的損傷。切勿自行判斷病情。另外長可從日常生活中預防陰囊急症,例如:鼓勵孩子注意私處衛生、避免長時間穿著太緊的內褲、如有泌尿道感染徵狀應及早處理。對於曾出現過疝氣或有家族病史的兒童,建議定期由醫生追蹤觀察。